澳门大三巴教堂1835年被火毁后,只留下石砌前壁。该壁形似内地的牌坊,因其历经风雨侵蚀而不倒,被人们视为“奇迹”,几成为澳门的标志。普济寻幽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普济禅院现还保存着明清南方庙宇的特色。这里初为反清复明志士聚居处,后为粤省文人雅士相聚地。
郑家大屋大约建于1881 年,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祖屋,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。后来,郑家后人四散,该大屋长期没有进行整体维修及改建工程,但建筑物被完整地保存下来。文化局于2001年7月接管该大屋,并开始按原貌进行维修工程。 建筑虽主要以中国形制构建,但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之特色,其中中式建筑手法主要表现于屋顶、梁架结构,建筑材料檐口墙体之彩绘及泥塑浅浮雕。内院中多样的窗户,以及主入口自檐口往内收退的处理手法,还有趟拢门等,而西方或外国之影响则印证于一些室内天花的处理、门楣窗楣的式样、檐口线,源自印度的云母窗片,以及外墙之批荡等。